山西省行政区划代码:解读地理与历史的密码
山西省,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省份,其行政区划代码既承载着地理信息,也承载着历史的印记。
行政区划代码结构
山西省行政区划代码采用六位数字表示,其中:
前两位数字:表示省级行政区代码,山西省为14。
后两位数字:表示地级行政区代码。
中间两位数字:表示县级行政区代码。
地级行政区代码
山西省下辖11个地级行政区,按代码顺序排列如下:
1. 太原市(1401)
2. 大同市(1402)
3. 阳泉市(1403)
4. 长治市(1404)
5. 晋城市(1405)
6. 朔州市(1406)
7. 忻州市(1407)
8. 吕梁市(1408)
9. 晋中市(1409)
10. 运城市(1410)
11. 临汾市(1411)
县级行政区代码
各市下辖的县级行政区数量不等,代码范围如下:
太原市:140101-140121
大同市:140201-140211
阳泉市:140301-140306
长治市:140401-140423
晋城市:140501-140521
朔州市:140601-140608
忻州市:140701-140725
吕梁市:140801-140829
晋中市:140901-140926
运城市:141001-141034
临汾市:141101-141129
代码中的历史印记
行政区划代码不仅反映了当前的行政区域划分,也保留了历史变迁的痕迹。例如:
01:通常表示省会城市或中心城市,如太原市(1401)。
20:一般代表在历史上曾是省会或重要城市的地区,如大同市(1402)。
02:经常用于代表邻近省会城市或中心城市的区域,如阳泉市(1403)。
拓展应用
行政区划代码在各种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,包括:
统计分析:根据代码可以统计不同地区的人口、经济等数据。
交通管理:代码用于识别车辆牌照所属区域,方便交通管理。
地理信息系统:代码作为地理信息系统中定位和查询标识符。
邮政服务:代码用于邮寄地址的识别和分拣。
结语
山西省行政区划代码是一套简洁高效的地理编码系统,它不仅反映了当前的行政区划,也保留了历史变迁的印记。在实际应用中,代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,为统计分析、交通管理、地理信息系统和邮政服务等领域提供支持。
发表评论